close

天方業談:〈四十三之二十二〉:靈顯現象之二:雜念:

每一位初學靜坐之人,在靜坐的時候,不是胡思亂想、就是煩惱叢生,這是為什麼?

其實每位修持之人都會有這種過程,不去靜坐不會覺得有雜念,靜坐之後反而更多雜念,其實這是非常正常的,只是修持之人不知原因罷了,而真正的原因是要人反省自躬,不要再造因果,而與佛家所說的一句話〈明心見性〉是有異曲同工之妙,其實靜坐大部份所有的雜念都是回憶過去總總,雜念往往是一念除去又生一念,如果不在雜念完了反省自己,那麼雜念就會一直不斷,反省後雜念就會不再生,如此反反覆覆就是要自己明白自己就是如此之人,這就是明心見性、性見心明的道理。

許多人為了排除雜念,而用以念止念的道理,以唸經來止念,其實雜念不完就無法做到明心見性,性不見如何知道是真是假,能見性自然明白心為何而為,當然有些是為消除世間之俗事而達到思慮澄清,找到法門以解俗事,莫以俗事為念而以進道,所以能做到今日事、今日畢雜念自然就會減少。

雜念愈多就代表這個人愈不清,雜念愈少就代表這個人愈清,直到雜念清除為止,方可進入空的境界,所以許多的修持者不明究裡,而一味的排除雜念而不去自我反省,甚至有些修持者更為了排除雜念,而唸經典來與雜念對抗,其實這不是絕對正確的,靜坐就是讓自己能達於空,有雜念就不空,那麼唸經典又怎麼能達於空呢?實在是不明白靜坐的涵義與目的,那又如何能更進一步呢?

雜念又可分為〈靈〉道心裡面有心念、心思、心意、人心裡面有俗念、俗思、俗意如何去區分?因為這裡面的玄妙與因果與前世均有關係,也與修持者心有關係,也與後天所學有關係,也與有形師有關係,更與修持者自己對道所下的定義有關係,如何區分實在很難,唯有做到正心才能得救。

所以修持者要試著不斷的去努力,不斷的要試著去求證,不但要有科學家的精神,要有分析家的能力,還要有組織家的才能,更要有實行家的魄力,如此方可瞭解雜念的由來,而破除雜念達於空的境界,而由道心裡面靈的心念、心思、心意做主,這也是智慧的泉源,如此方可超凡入聖。

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覺醒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禪清 的頭像
    禪清

    羅元竹的部落格

    禪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