斷疑生信:宗教疑義:〈八〉:
題問:對於在百忙之中,屢次苦口婆心不厭其煩的指教,我有說不出的感謝,我曾經不只一次暗自思索著,上天不在我的青春時期,也不在我的垂垂老矣之時,偏偏挑選在此時此刻,讓我發生如此不可思議,難以理解的事情。
我一開始的確很毫無頭緒,茫然無助茫然,不過經過兩三年來的省思,我總算初步稍稍悟出上天一定有它的道理,至於究竟是何道理,還需進一步去〈悟〉,請容我班門弄斧一下,老子言:〈道可道,非常道〉箇中精深博大的含意,豈是我這凡夫俗女可以輕易開悟,您是修行的前輩,您的忠告一定相當有道理,很感謝你的經驗分享和指導,理論上我應該努力向您看齊,但我也更願意坦言,目前的我由於種種因素〈知並不易,行更難〉,我只能說往後我可能盡量試著放下我的意識界,〈能悟我幸,不能悟我命〉慚愧至極!再次感恩!
闡釋回答:其實修行是在生活化中修行,修行也生活化,離開生活修行就沒有意義。
修是修〈智慧〉,〈智慧〉是累世、前世知識、教育、生命的累積是無價,是本來俱足不用學的,而知識是有價與無價的教育學習,從小到大人已經花費太多的時間、金錢學習知識而不知修智慧,而知識是日新越異人不可能的學完,更是無法徹底瞭解。
而在修行中儒家思想非常重要,但是一般人都多所忽略,由其是四維、八德,因為所有的因果都是〈德〉的修為不足所肇,而所有的因果也要靠〈德〉來彌補,而不是靠唸經、做功德、佈施、吃齋、迴向就能完全化解。
而修行所要瞭解是儒家思想所為的〈天命〉,只是多數人不知〈天命〉為何,簡單的說就是瞭解累世、前世因果的來隆去脈,問題是人今生還是再肇因果,所以人也一直在因果輪迴之中。
隨著〈道〉的變遷,而有三十而立、四十而不惑、五十而知天命、六十耳順、人生七十隨心所欲而不越矩的道理。而階段性的課業,但是有多少人能懂這些道理。
而〈生、命〉教育在宗教與學校教育,只有談論有形的人文,但是在〈生、命〉教育內還有無形的人文,而這無形的人文確是影響人〈生、命〉最大的因素。
要瞭解這無形的人文真是談何容易,至古以來這都是難以碰觸的境地,隨著道的變遷越來越多不可思議的靈顯現象顯現,讓人不得不信〈生、命〉教育還有另一塊無形的境界。
如何碰觸就又是一門各說各話的論調,而真正能懂的人更是如缺,如何培訓能懂的人員更是難上加難,實在是人迷失在名、利、經典中無法自拔,跳脫不出有形的人文教育,永遠無法找到無形的教育人文,這真不知是人的悲哀,還是無形〈靈〉的悲哀。
開悟也有一定方法只是人不知道,最主要是人不清、不靜、不定所以無法看清道理。
老子所言:〈道可道,非常道〉一般解釋不語置評。
而我廣義的解釋是:當任何一種〈道〉可以為人所傳時,這個〈道〉就不是普通的〈道〉。而實際上〈道〉無所不在,而〈道〉裡乾坤人無知,〈道〉又可分為有形、無形、有為、無為四種方式存在,而再可分為粗、細、微、玄、妙、真六種層次,而人日用不自知,頭頭是〈道〉,糊說八道也是〈道〉,不知〈道〉還是〈道〉,一分鐘前是不知〈道〉是〈道〉,一分鐘後知〈道〉還是〈道〉,寫出這些也是非常〈道〉。
知難行易、知易行難都是人的借口,做到知行合一、身體力行才能印證〈道〉的存在,能推己及人不就是〈道〉的傳人。
看了花、草、樹、海、沙、石、萬物可有所悟,〈佛〉有捻花示眾之舉,人卻不知人與花何異,再爭奇鬥豔只不過是短短數時,萬物所留者〈道〉也!
您為您自己又留下些什麼〈道〉?又傳了那些〈道〉?醒思!